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非公医疗数量反超公立医院,黄金发展期来了?
非公医疗数量反超公立医院,黄金发展期来了?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数量持续增长
,
却难掩亏损
?
从激进走向平和,从大包大揽到细分定位,社会办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10年。 据《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达35394家,相比上年,总体增长近1000家,几乎全部来自民营医院,2020年达23524家,占比全国医疗机构的66.5%。 虽然数量持续增长,但非公医疗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年亏掉了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553万元。 关于民营医院的争议旷日持久,从最初的小、散、乱,到非公医疗逐渐走向规范化、专科化,强监管下非公医疗早已步入正轨。 公立医院改革、两票制以及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非公医疗正迎来发展最大风口。过度集中于“院中”的公立医院,无暇顾及“院前”“院后”的全周期服务,院前筛查和院后康复等专科领域,是等待非公医疗亟待开发的蓝海市场。 但在市场口碑方面,公众认知仍明显落后于非公医疗的真实发展。少部分体验过优秀非公医疗的消费者对民营医院的认知已变成“环境好、服务好,专家好约、不用排队”,但大多老百姓心里仍然带有以往的刻板印象。 获取信任和精准定位仍是民营医院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年已过,非公医疗的春天仍在路上,但不可否认的是,非公医疗正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
是补充而非竞争
,
下一步方向在哪
?
非公医疗是补充而非竞争,弯道超车可能会翻车,不如换道超车来的稳。 “人们常说弯道超车,但弯道超车是很危险的举动,我们为什么不换道超车?”对于非公医疗的发展路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启勇这样表述。 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给非公医疗明确了最新定位: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定代表人、创始人郝德明表示,公立与非公立是要差异化发展的,国家定性已经很清楚了,公立与非公立都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不同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全社会提供更多医疗服务资源的一支重要力量,二者是平等的。 他认为,医疗服务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院前、院中、院后,公立医院注重的是院中,公立医院忙不过来的,那就需要非公立医疗机构来补充。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主任委员管伟立认为:“好的民营医院首先是做差异化,要满足多元化需求,做前端跟后端服务。找准了服务端的需求和定位才会成功,有一技之长的民营医院未来会朝高质量方向发展。” 专科化、差异化是非公医疗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民营医院而言,未来继续做“大而全”的综合医院可能会愈加艰难,发力专科,尤其是院前和院后的全链条专科服务,是错位发展的有效方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曾指出,从近年来全国非公医疗发展来看,凡是运行较为成功的案例都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且专科特色突出。所以,非公医疗发展定位,不是与公立医院竞争、走大而全的发展道路,而是从互补或错位发展的角度,发挥专科特色,以市场经济规律衡量医生价值,走非公医疗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龄医院管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玮认为,已经到来的老龄化为非公医疗提供了巨大的刚需市场。老龄化带来的慢病和疾病发病率升高,老年医学、老年病学、康复、养老等领域都将有很大市场,医疗市场不再是治围绕治疗端的做手术、装支架、换关节等为中心,而是来到了全生命周期、全业态的医疗供给侧服务内容的阶段,非公医疗未来的机遇来自消费能力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这些会给医疗和大健康产业带来井喷式、暴涨式的增长。
非公医疗
:
的新蓝海市场
非公医疗的巨大潜在市场也为医疗器械提供了掘金之地。尤其在疫情之后,非公医疗迎来了增量赛道,未病先治、慢病管理、急重症诊治、体检/康养等就医需求迅速提升,新的器械蓝海市场正在生成。 2022年7月24日,由GE医疗中国主办的“未来即一起——博鳌大健康领袖峰会”在海南博鳌召开。 峰会聚焦非公医疗精细化发展定位和发展道路,邀请到乐城管理局、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中国协会民营医院分会,以及全国大、非公医疗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投资人及医疗机构管理者共500余人,分享、探讨“十四五”规划下非公医疗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生态建设。 当日,GE医疗重磅发布了以脑、心脏、肿瘤、骨骼和健康为重点的“五大健康中心”学科建设解决方案,系列方案将助力非公医疗机构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提升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科精细化诊疗、救治水平,拓展前沿影像技术在主动健康领域的应用范围,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开辟非公医疗机构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增强非公医疗与公立医院互补互促中的发展优势。 GE医疗中国副总裁、非公医疗业务总经理戴红东表示:“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国民健康需求拓展到从预防、诊治、到预后康复的全流程,医疗产业正处于以患者为中心、精细化、个性化、数字化的转型过程中。针对中国非公医疗和多样化价值医疗的实际需求,GE医疗聚合多个大型医疗机构的智慧,丰富医疗服务生态,围绕以精细化专科特色发展的思路,发布‘五大健康中心’学科建设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里程碑,为非公医疗领域带来更多诊治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未来,GE医疗将会携手更多医疗机构,相互作用、协同,打造国内创新医疗服务的新生态圈,为中国健康产业和非公医疗产业精细化、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以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对于选取这五大健康中心的初衷,戴红东介绍,这是我们跟协会、专家以及很多医疗机构共同研究了很长时间,最后是聚焦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社会现象而决定的。五大健康中心不光以疾病为中心,更多是以患者为中心,比如我们关注脑健康,脑健康很复杂,包括血管、肿瘤、神经,我们会通过设备本身的功能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把人全身做一个彻底的检查,而且这也是非公医疗的特点,非公有精力、也愿意去满足整个市场多元的就医服务需求。 峰会当日,由GE医疗联合博鳌一龄医疗集团、罗氏诊断、宇通汽车等多方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MedBus 5G数字移动医院”也行驶到了现场,四辆移动医疗车分别由体检中心、医学检验、CT影像检查、女性两癌筛查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实现从检查检验到多模态影像技术、从泛肿瘤筛查到个体化深度健康检查的一站式体检服务能够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有效拓展了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为构建社会办医发展新格局全面赋能。 大浪浮沉中,非公医疗已经找到了自救复苏的礁石,至暗时刻已过,前方暗藏的是曙光与生机。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回应新冠新药研发问题
|
下一篇:
上半年新药临床申请盘点:抗肿瘤药最热,糖尿
相关文章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随机文章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