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6月1日起,第三类医疗器械全面覆盖唯一标识
6月1日起,第三类医疗器械全面覆盖唯一标识
发布:
11-22
分类:
医疗医学
三类医疗器械,全面覆盖唯一标识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已经进入最后一公里。 此前,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第二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其中明确,6月1日起,在《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医保局关于深入推进试点做好第一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公告》(2020年 第106号)规定的9大类69个品种的基础上,将其余第三类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纳入第二批实施唯一标识范围。 根据《公告》,2022年6月1日起,生产的医疗器械应当具有医疗器械唯一标识,上市销售前,注册人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或者规范要求将最小销售单元、更高级别包装的产品标识和相关数据上传至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追溯。 对于已在国家医保局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数据库中维护信息的医疗器械,要在唯一标识数据库中补充完善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字段,同时在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数据库维护中完善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相关信息,并确认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 《公告》特别指出,医疗器械注册人要切实落实
主体责任,鼓励基于唯一标识建立健全追溯体系,做好产品召回、追踪追溯等有关工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要在经营活动中积极应用唯一标识,做好带码入库、出库,实现产品在流通环节可追溯。 医疗机构要在临床使用、支付收费、结算报销等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唯一标识,做好全程带码记录,实现产品在临床环节可追溯。 《公告》还强调,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将加强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的规范管理。省级医保部门也要加强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关联使用,目录准入、支付管理、带量
将更加透明。
未按要求执行,罚款十万
5月1日,新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执行,其中对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做出明确规定。 根据第三十六条,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有关要求,开展赋码、数据上传和维护更新。 根据第七十九条,未按照国家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赋码、数据上传和维护更新等工作的,由
监督管理部门依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新版《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也规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应当建立并实施产品追溯制度,保证产品可追溯。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简称UDI),是指在医疗器械产品或者包装上附载的,由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组成的代码,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识别,相当于医疗器械产品的电子身份证。 此前,医疗器械在流通使用环节无码或者一物多码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对医疗器械的精准识别,难以实现有效监督和管理。 2021年1月1日起,首批9大类69个医疗器械品种实施唯一标识。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近期各地药监部门相继发文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引导UDI在器械监管、医疗管理、医保管理等多领域衔接应用。 5月13日,安徽省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工作方案的通知》,要在2022年8月前组织本辖区大型且有代表性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为试点单位,形成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工作流程,探索建立与医疗器械注册人、使用单位的协同机制,形成扫码入库、出库并进行记录,实现实施品种“应扫尽扫”。 今年4月,河南省印发《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要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全领域覆盖应用,加强器械监管、医疗管理、医保管理等领域的衔接应用,逐步实现数据共享,推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医疗、医保、
各领域落地实施,协同推进“三医联动”。 在经营和使用环节,应用
唯一标识进行扫码入库、出库并记录,可按照先第三类、后第二类和第一类的原则,有序推动对已有唯一标识医疗器械的“能扫尽扫”。 在医保环节,加强医保医用耗材编码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关联使用,探索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医保结算中的应用模式。 今年3月,山东省发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实施应用指南》,其中建议,医疗机构将内部医疗器械产品数据与UDI基础数据比对,使UDI信息跟随字典库信息贯穿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临床使用、计费、结算等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除第三类医疗器械外,海南、福建、四川、北京、天津等省市第二类医疗器械均陆续开展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千金藤素”舆论喧嚣!从资本炒作到企业澄清
|
下一篇:
江西南昌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325吨/天 确保日产日
相关文章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随机文章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