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2023年 根茎类中药材价格如何运行?
2023年 根茎类中药材价格如何运行?
发布:
11-23
分类:
医疗医学
2022年已过,2023年全球局势依然面临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是报复性反弹?还是依旧低迷?国内面临通缩压力,生育人口持续走低,需求不足加上产量持续增加,是否会导致中药材原料行情进入下行通道? 根茎类中为中药材第一大类,品类众多。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通过监控的2650个品种(包括相同品种不同品规不同产地不同市场,下同)历史价格、历史天气、历史产量和需求数据,对每个中药材品种价格走势进行预判分析。2023年哪些根茎类中药材品种可能会上涨?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研究如下:
一
、
高位继续上涨的根茎类品种
前胡,上一次高价期在2016-2018年,前后经历了3年时间,此次前胡2022年产新前就因为库存见底价格上涨,产新后产量小,加上需求猛增,家种货价格上涨到70元(千克价,下同)上下。前胡涨价原因有二: 1、价格低迷引发多地减产减种 本次前胡上涨主要是由浙江地区减种引起,一方面农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出现较多改种转产的情况;另一方面,受国家粮食保障政策影响,经济效益低的品种土地回收用作粮食生产。同时,由于前胡的生长条件要求苛刻、种植年份较长,且含量不易达标等影响,种植和生产逐年缩减,为其行情的上涨奠定了基础。 2、生产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当前符合药典的前胡主要是纯野生前胡和3-4年仿野生前胡。由于前胡生长对环境、温度、土壤、气候以及产区要求严格,加上管理要求高,含量保障成为了当前制约前胡生产的技术瓶颈。 我中心预判在2020版《中国药典》加持下,优质优价品种优势逐渐凸显,未来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之间的价格差距将会继续拉大,因此优质前胡行情仍有继续攀升的可能。 2023年价格继续上涨的根茎类药材还有像黄连,价格压抑多年,上涨势头迅猛,长期有资本运作,但库存较大,一旦资金获利出逃,价格也有较大下滑空间。还有像射干、防风、百合、苦地丁、麦冬、知母、党参、甘草、细辛、当归、猫爪草、板蓝根、高良姜等品种行情均处在中、高位,这些品种有些是多年生,行情还有继续上涨动力,有些是一年生品种,产新前价格回落空间不大,上涨依然还有动力。 但高价品种总体风险较大,前胡未来的资本参与空间有限。
二、库存见底、种植面积减少,价格上涨的根茎类品种
猪苓,2002年后,猪苓行情单边上涨,2015年价格攀升至310元上下,高价期持续到2016年。高价刺激种植,经历近十年高价,猪苓家种得到规模化发展。2017年,猪苓价格从95元逐渐跌至80元左右,2018年从80元下滑至50-55元,2019年跌至40-43元,2020年新货产出量减少,行情从40元反弹至45元。 1、2019年后种植面积萎缩 猪苓的生产成本在35元上下,2019年之后市场行情在45元上下波动,农户3年种植收益却很低。加上2014年前后,种植成本很高,很多种植大户亏本离场。2019年后种植面积调减幅度较大。 2、市场整体库存减少 2017年后,猪苓产量增加,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之后种植面积减少,但2014年后,市场200元以上的高价库存较多,持货商难以出手。加上低价吸引商家囤货,市场库存得到消化。 猪苓种植面积调减,市场库存消化,其价格在低位运行4年后有所反弹,说明市场认为风险不大,开始有资金进场。目前价位应该能稳定1-2年,随着库存消耗完毕,将迎来新的一波上涨。也有可能2023年多数品种均在高位,商家可以参与品种不多,也许前期资金会涌入猪苓这种生长周期长,风险低,有上涨趋势的品种。 与猪苓类似的品种还有白及,近年种植白及的农户在慢慢减少,生产面积在逐渐递减,云南主产区目前的面积只有高峰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加上白及种植成本在100元上下,上涨是必然趋势。还有像川贝母、百部、浙贝母、北沙参、半夏等品种,这类品种要么因为疫情解除后食用需求增加,要么本身是抗疫情品种需求明确增加,要么是野生资源萎缩,要么是种植面积减少,总之,这些品种2023年涨价信号较为明确。
三、低价根茎类品种,同样需提防低位反弹
黄芩,2016年7月,该品种价格从11元起步,到9月涨至13-15元;2017-2019年,在14-16元上下运行近三年时间。2019年,黄芩价格继续上涨到18-20元,并持续三年多的好行情。本来按照生产周期,2020年,该品种生产应该恢复而导致价格下滑,但现实却是价格不但没有下滑,反而从22元涨至27-28元。2021年,受到新货产量增加影响,高价行情难以持续,黄芩价格开始下滑,2022年甘肃货行情跌至17元上下,但年底受到疫情需求影响,价格又反弹到22元。 1、疫情导致黄芩用量增加 新冠疫情爆发后,黄芩的市场与产区行情稳步上行,可以说疫情拉动了黄芩的涨幅。虽然其价格涨幅不及金银花、连翘、绵马贯众,但原本不丰的黄芩库存进一步得到了消化。 2、中兽药等渠道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养殖业“禁抗”政策实施,中兽药领域对黄芩需求量快速增长;加上提取物需求,每年都有超过10000吨鲜黄芩投入中兽药和提取物消费,但这个渠道主要是消耗1年生黄芩。 3、产地过于广泛,产能弹性空间大 黄芩家种野生均有供应,产地也分布广泛,像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内蒙、甘肃、河南等地均有家种野生资源分布,也注定该品种产能发展空间巨大。而且黄芩生长周期弹性较大,有些地区一年采挖,一些地区2-3年才采挖,这也让该品种的产量、库存难以把握。 类似黄芩这类品种较多,行情在底部运行或长或短,本身不具备大涨动能,但因为外部因素让这类品种有了反弹的动力,像川牛膝低价运行一年,干姜低价运行两年、三七、西洋参低价四年的品种都具有一定的反弹的空间,像石见穿、地黄、郁金、金毛狗脊、三棱等这些去年产新刚下跌的品种,由于下跌幅度过于剧烈,只要有资金关注,就能有一定的反弹空间。 综上所述,大盘在高位运行几年,整体风险加大,涨价品种的投机更难以把控,商家需要谨慎经营,尽可能少去跟风炒作;而需求,更需要关注行情和市场变化,提前做好预案,避免再出现如2022年多个品种涨价甚至断供危机。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研发新冠变种病毒”?辉瑞发声
|
下一篇:
“灵魂砍价”之后,药品耗材集采下一步如何推
相关文章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随机文章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