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江苏第三批药品集采,纳入独家品种,联动集采
江苏第三批药品集采,纳入独家品种,联动集采
发布:
11-23
分类:
医疗医学
11月4日,江苏公布该省第三轮药品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该稿件的关键细节信息还未明确,但大致可以看出此次集采的大致轮廓。
集采范围
:
已在江苏挂网的未过评品种
,
采购周期至少2年
此次集采的品种范围,应该是已经在江苏挂网但未过评的品种,从中筛选出一些品种,拿出存量的80%(抗生素为70%)出来进行带量采购。 采购周期为两年,必要时可以延长一年。因此,理论上是三年,三年可以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企业应该慎重决策。 带量采购价格已经联动到江苏 引入广东备选价格 方案的核心部分是中选规则,分为独家和非独家两部分。 看到这里,脑海中马上浮现广东联盟中成药、西药的分类方式,果不其然,江苏此次集采的限价就吸纳了备选价格,一看就知道是来源于广东,因为这是广东首创。 限价:江苏挂网价及全国带量采购最低价(含备选),企业报价不得高于限价。这一条除了备选价格纳入其考虑之外,也说明了带量采购价格已经联动到江苏。
独家品种
独家品种报价不高于全国最低价的
,
拟中选
独家品种在最低价省份中选的,带自身 80%意向量;在最低价省份备选的,带自身 30% 意向量,在此基础上,降幅每增加 1%,带量比例增加 5%。 这一量价挂钩机制,可以看出几乎是建立在广东联盟规则基础上的,对备选的设定,按降幅来逐渐給量,有一种广式烧鹅嵌入苏式月饼做馅的既视感。
非独家品种
报价最低的TOP40%或降幅达50%
同组企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拟中选: (1)按报价由低至高排序,排名在同组前 40%(四舍五入取整)的企业拟中选,同组中选企业数最多不超过 3 家。报价相同时,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靠前的优先(以工业和信息化 部最新版《中国医药统计年报》为准)。 (2)降幅达到 50%的,拟中选且中选数量不限。 上述两个条件,要么价格在最低的前40%部分即可拟中选,或者只要降幅达到50%的就可拟中选且数量不限。 对于非独家未过评品种,由于厂家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因此,中选规则仅考虑价格因素,简单粗暴,利于政策快速落地,厂家也好考虑报价,干干脆脆,不拖泥带水。
进行组间/组内价格纠偏
,
进行价格平衡
拟中选结果出来后,还没完,还得进行价格纠偏。这一做法是吸收了国家第七批集采的做法,对不同品种之间的价格也设置了限制条件。 拟中选企业的最终报价,分为组间纠偏及组内纠偏两种方式进行价格纠偏: (1)组间纠偏。所有非独家品种的最高价拟中选企业,根据其最终报价与同品种最低中选价的比值由高至低排序,排名前10%(四舍五入取整)的,应进一步降价,使价差比值达到剩余90%拟中选企业的平均价差比值。 也就是:最高价/最低价的比值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排名前10%的还得降价,怎么降价呢?要是价差比值与后90%的平均价差比值一致。 因此,后90%的拟中选企业平均价差就是一个关键的阈值,这一阈值起到了平衡整体非独家品种价格的作用。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用“穷人”的平均收入比值,来平衡最有钱的Top10那群人的收入水平。 除了上述的组间纠偏,还有组内纠偏: (2)组内纠偏。同组中选企业数量达到 2 家及以上的,组内拟中选产品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价格≤同组最低价的 1.8 倍;b.降幅≥50%;c.单片(粒/支)价格≤0.1 元。 一看这三个条件,有一种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隔着电脑屏幕都能飘过来。这不就是国家药品集采的拟中选三条件吗?直接用到了江苏集采,只不过国家集采是采用充分条件,而江苏则作为必要条件,可见江苏活学活用。 这一纠偏方式在于对同组内企业之间的价格再次起到一个平衡作用,也就是同组内大家的加价差不能突破1.8倍、或者降幅需要在50%以上,或价格绝对值在1毛钱内。 那么,如果有企业就是不同意纠偏咋整呢?方案规定: 对不接受拟中选价格纠偏要求的拟中选企业,取消拟中选资格,不再递补。拟中选产品以最终报价为中选价格。
流标品种处理
对独家品种重点监测约谈
,
非独家增加一轮竞价
(1)独家品种流标。流标独家品种将在平台予以单独标识,其采购情况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并定期通报。公立医疗机构采购流标品种时应予以报告说明,对采购流标独家品种金额排名靠前的将予以约谈。 对独家流标品种进行重点监测+约谈,基本上可以断了临床继续按之前那样的用量了,这一招可出现企业消极参与或甚至不参与集采的风险。 而对于非独家流标,则增加一轮竞价,相当于给予一次机会,请各家企业慎重考虑后果,因为方案规定:对重新竞价后仍然流标的非独家品种,省平台挂网价最低的拟中选,其余企业在采购周期内暂停挂网。 (2)非独家品种流标。对流标非独家品种,增加一轮竞价,同品种所有企业合为一组重新报价,报价最低且不高于本产品全国最低价和我省挂网价的 1 家企业拟中选,最低报价企业 2 家及以上时,2021 年度省平台采购量大的企业优先。
采购量分配
:
锁定价格较低的20%首先分配
其余60%医疗机构自主选择
在中选产品确定后,独家品种的约定采购量按照中选规则进行分配即可,关键是非独家品种的分配,直接决定了后续各家中选企业在的准入及使用量。 非独家品种分配分为两步: 第一步,分配优先量。医疗机构将同品种意向量的 20%作为优先量,分配给同品种价格最低的前 50%企业。 请注意,第一步是将最低价前50%的企业获得医院意向采购量的20%,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尽管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但第一步必须使用价格价低的企业的20%,等于是锁定了这部分采购量和价格,医院几乎没得选。这是法定的。 而第二步,则是余量60%(存量80%减去第一步已分配的20%),才是医疗机构真正有自主选择权的部分,但还是建立在“质优价宜”的指导意见上的。 第二步,分配剩余量。医疗机构可结合临床需求,将同品种意向采购量的 60%作为剩余量,分配给同品种中质优价宜的中选产品。 江苏对采购量的分配方式,看得出很多集采项目的影子,比如说高值耗材、胰岛素、中成药。削峰填谷+自主选择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分配方式。
小结
1、首先,我们应该从中看到,带量采购方式逐渐在替代和置换挂网采购,从江苏已经挂网中的未过评遴选部分产品进行带量采购,就可以充分看到这一趋势; 2、带量采购的价格正在联动,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北京药品、高值耗材集采的带量联动就已经开始显现,到江苏第三轮,考虑了各省省级、省际联盟的最低价作为关键限价指标,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3、江苏第三轮药品集采,借鉴、吸收了国家第七批集采,以及广东联盟集采的做法,在量价挂钩、采购量分配方式上,都有自己的思路,可见各项目之间的借鉴对下一个集采项目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4、江苏考虑了价格纠偏因素,同时兼具组间和组内的价格平衡关系,这对稳定价格预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江苏采购量分配方式既锁定了价格价低的中选产品,同时也给医疗机构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企业应充分看到集采不仅在准入层面重视报价策略,同时也需要在临床层面进行报量、勾标管理。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首破50亿,软膏剂药店大卖!西安杨森、华润三九
|
下一篇:
高温致柑橘减产,陈皮行情有望继续走高!
相关文章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随机文章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