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217家A股药企年报:复星医药研发40亿居榜首
217家A股药企年报:复星医药研发40亿居榜首
发布:
11-16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4月16日讯 又是一年年报季。E药经理人统计,截至2021年4月14日,A股上市生物医药类企业共有217家发布了年报。 总体来看,在总营收方面,依旧是流通业务为主的企业霸占TOP10,榜首上海医药总营收已经达到了1919亿元,同比增长2.86%,国药一致和白云山超过了500亿元,有6家企业超过200亿元。除此之外,A股上市药企也有6家企业总营收不足1亿元,其中包括了5家后缀为“-U”的未盈利企业。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仅有19家企业为负,50家企业不足1亿元,119家企业在1~10亿元之间,17家企业在10~20亿元之间,12家企业超过20亿元,其中英科医疗净利润最高为70.07亿元。 而在净利润增长方面,增长率TOP10几乎全是
类
,涨幅最高达6527%,5家企业涨幅过千。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净利润降幅最高的5家企业也跌幅过千。 这217家企业年报有何看点?疫情过去了,涨幅过千的诊断企业将走向何方?净利润降幅最高的5家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复星医药研发投入40.03
亿元
在全部217家发布研报的企业中,上海医药营收1919亿元。上海医药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
工业收入237.43亿美元,同比增长0.62%;医药商业收入1676.5亿元,同比增长3.24%,毛利率6.97%。 在研发方面,已公布年报的217家企业中,复星医药40.03亿元的研发投入拔得头筹,超过君实、康希诺等一众Biotech。 复星医药以往给业内的印象还是以仿制药为主,但是近年,随着复宏汉霖产品的商业化、复星凯特的研发推进,创新与国际化逐渐成为复星医药的“关键词”。2020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03.07亿元,同比增长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63亿元,同比增长10.27%。研发投入共计40.03亿元,同比增长15.59%。其中,研发费用为27.95亿元,同比增长36.94%。 与BioNtech的合作的新冠疫苗几乎是2020年复星医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股价半年内涨了近3倍,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元。复星医药向创新药发展则是通过投资驱动以及并购扩张,除了内部自主研发外,还孵化出了复宏汉霖、复创、复星弘创和复星凯特等多家创新药研发的子公司。 年报显示,目前,复星医药的创新药布局涵盖了肿瘤及免疫调节、四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症)及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重点疾病领域,在研发方面,复星医药搭建和形成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靶向蛋白降解、RNA、溶瘤病毒、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 复星医药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吴以芳曾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表示:“在核心疾病领域,只要符合复星医药的整体战略就会去布局。” 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是一大亮点,而从归母净利润来看,诊断行业在2020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02 疫情过后,诊断类企业怎么办? 217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长排名中,TOP10几乎全被诊断类企业占据,其中超过1000%的企业有5家,包括圣湘生物6527%、英科医疗3829%、达安基因2556%、东方生物1956%以及之江生物1701%。 圣湘生物年报显示,全年总营收47.63亿元,同比增长1203%,净利润26.17亿元,同比增6527%,扣非净利润25.93亿元,同比增长6786%。圣湘生物业绩的大幅增长的原因,则是新冠疫情中对检测试剂盒的紧急需求,“主要系报告期内,面对全球突发疫情,公司积极响应,根据不同抗疫时期、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不同国情构建起了全场景化新冠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全力以赴服务疫情防控。公司所开发的产品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核酸检测仪器、相关耗材、检验服务等产品及服务的销售业绩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疫情期间,圣湘生物产品涉及的区域涵盖了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收入占比高达53.49%。 那么,新冠疫情过后诊断类企业的业绩将如何增长? 突发事件必然只是一时,高昂利润并不能持久。事实上,对于圣湘生物而言,新冠疫情确实是一时的高昂利润,但其本身的业务能力也并非单一。其年报显示,公司产品超过400种,检测服务超过2200项,“公司自主开发了病毒性肝炎、生殖感染与遗传、儿科感染、呼吸道感染、核酸血液筛查、自动化仪器等优势产线,并进一步向肿瘤早筛、肿瘤个体化用药、慢病管理、公共卫生、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服务等领域拓展。”而疫情期间,通过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所拓展出的160个国家和地区未来也将成为圣湘生物的出口地区,显然,疫情走向末端后,圣湘生物的海外出口仍然值得关注。
03
净利润增幅-4983%
会被ST
吗?
“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treatment),并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股票上市规则》,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股票将冠以“ST”的条款之一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 那么,根据此规则这五家企业未来是否有可能被“ST”呢? 在净利润增幅最后5名中,降幅都超过了1000%,其中仟源医药-4983%、哈药股份-2030%、国新健康-1492%、紫鑫药业-1030%以及ST百花-1029%。 尽管如此,除了ST百花以外,另外四家的营收也超过了1亿元这条红线。未来是否有ST风险,还要看其具体的营运能力。 对于净利润大幅减少的原因,五家企业各有差异,但共性都是新冠疫情的影响: 仟源医药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重点产品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等退出了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上述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大,报告期内上述产品营业收入同比降幅较大。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抗感染药物及呼吸系统药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销售下滑。” 哈药股份年报显示,“受新冠疫情以及医药市场环境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工业板块部分核心品种的销售出现下滑,商业板块各类终端门店营业时间减少,部分治疗领域
限售或禁售,医疗终端出现部分停诊、限诊,公司OTC、处方药等业务的营业收入受到影响。” 紫鑫药业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业务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受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公司复产延迟,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双降,全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但归根结底,疫情只是一剂催化,并不是根本原因。从哈药股份来看,“重销售轻研发”或许可以总结。2020年哈药股份的研发投入仅有9300万元,销售费用却为10.75亿元,二者相差了近10倍。 再看紫鑫药业,事实上,其本身早已债台高筑,更是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紫鑫药业短期借款余额为35.84亿元,较期初增长23.71%;长期借款余额为13.73亿元,较期初增长33.22%。而2019年,紫鑫药业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35.15%、59.62%至8.59亿元、7028.99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470万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从年报情况来看,尽管这三家企业的营收都超过了1亿元,但仟源
和哈药股份是首亏,而紫鑫药业的债务问题2020年曾收到深交所的问询,甚至还有可能处罚其他退市风险条款。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苑东双喜临门!重磅抗凝药、抗乙肝药齐拿下
|
下一篇:
第五批国采报量传出:涉60品种,注射剂过半!
相关文章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随机文章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