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业绩增长亮眼 本土内窥镜行业发展迎来高光时刻
业绩增长亮眼 本土内窥镜行业发展迎来高光时刻
发布:
11-28
分类:
医疗医学
日前,国产内窥镜上市企业开立医疗发布的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6.18%;另一家内窥镜上市企业澳华内镜发布的半年业绩报告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51.46%。与此同时,全球知名软式内窥镜巨头之一,宾得医疗7月份宣布在上海成立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内窥镜生产、研发和服务中心;作为全球医用内窥镜领域领导者之一的奥林巴斯,也在今年宣布将生产研发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或许正是因为国产内窥镜的突飞猛进,才使得外资品牌加速中国本土化布局。业内人士关注:亮眼业绩的背后,国产品牌做了哪些探索?未来内窥镜市场又将何去何从?
营收大涨
国产内窥镜蓄势发力
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国产内窥镜市场增长的重要保障。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散去,医疗系统的采购重心由紧急性的抗疫物资采购转向一般医疗物资采购,呼吸、消化等科室对内窥镜的采购恢复至常态,这成为国产内窥镜市场增长的关键。这一点从今年一季度内窥镜企业发布的业绩报告中可以得到佐证。如澳华内镜、海泰新光一季度营收均同比增长超过50%,分别为53.77%、58.76%。 瞄准下沉市场,展开错位竞争,成为国产品牌的选择。当前,微创诊疗技术日趋成熟,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已开始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并逐渐成为诊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因此,二级及以下、民营医院市场,成为很多国产品牌重点发力的对象。如今年一季度,开立医疗在县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内窥镜装机量分别同比增长200%、300%。 围绕临床需求打磨产品,获得临床认可,带动业绩增长。一直以来,“不高、使用体验不佳”是国产内窥镜留给一线临床医护人员的固有印象。为了打破这一刻板标签,众多国产品牌开始围绕临床需求进行针对性产品改造。如澳华内镜先后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进行深度合作,收集临床医护人员对产品的反馈与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升级,使其更好满足临床需要。澳华内镜去年获批上市的4K超高清内镜系统AQ-300,自今年正式开启商业化之路后,通过与医护人员、专家的交流,进一步打磨产品,为后续大规模的临床装机做铺垫。在此过程中,AQ-300也获得了临床的认可,仅今年一季度,就为公司带来超过6300万元营收。 纷纷出海,既是为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也是为了规避风险。目前国家尚未对内窥镜开展大规模集采,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地方性区域集采会给企业带来全国价格联动的压力;另一方面集采也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出新产品。很多企业已经未雨绸缪,开启出海之路,期望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以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开立医疗在德国、印度、荷兰、美国等地新设立了多家公司;澳华内镜、南微医学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已经推进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准入工作。 虽然外资品牌已开启中国本土化布局,但一家工厂从成立到投产,需经历场地建设、生产场地验收、产品注册、生产体系搭建等诸多环节,通常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短期内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并不太大。医疗器械最终拼的是产品力,国产品牌要抓住这一时间窗口继续做好产品研发等工作,以迎接未来的竞争。
持续创新
产品迭代升级加速
众多国产品牌入局,内窥镜领域已经进入变革期。 一方面,伴随微创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内窥镜如何能更好地向医生传输清晰的影像,便于术中观察、病灶导航以及诊疗操作成为相关企业致力解决的问题。 7月底,迈瑞医疗发布了新一代可拓展腔镜平台UX5。该平台新增拓展接口,实现了超声与腔镜的同屏显示,解决了传统腔镜+超声手术中需要医生来回查看两种影像的痛点。 不仅是迈瑞医疗这样的大型企业,一些初创企业也在内窥镜创新上持续探索。如成立于2013年的欧谱曼迪,产品包含全功能内窥镜影像平台、荧光腹腔镜系列、白光腹腔镜系列、电子软镜系列、一次性镜系列以及耗材等。从2018年推出高清荧光内镜系统,到2020年在国内外同步推出4K荧光内镜,再到2022年发布国内首款基于4K清晰度、实现3D及荧光的平台型产品,欧谱曼迪的三次主要跨越得益于公司在荧光显影领域拥有的先发技术优势和较强的技术壁垒。 另一方面,临床使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使得内窥镜开始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相互融合,打造出更多类型的新品,如一次性内窥镜、胶囊内窥镜和超声内窥镜,逐渐成为市场新的增量。 一次性内窥镜解决了传统内窥镜很难彻底清洗和,存在极大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成为软镜市场新的增长点。许多外资品牌已经布局此赛道,如波士顿科学布局了一次性支气管镜、一次性数字输尿管镜以及一次性十二指肠镜;宾得医疗、奥林巴斯以及卡尔史托斯也有布局。国内市场同样有许多企业进行布局,如2021年华芯医疗的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宇度生物的一次性电子宫腔内窥镜等产品纷纷获批上市。 此外,超声内窥镜、共聚焦显微内窥镜、胶囊内窥镜、内窥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EOCT)等复合内窥镜,也有不少国产品牌在积极研制开发。如安瀚科技、金山科技、资福医疗以及华冲科技在胶囊内窥镜领域冲刺;开立医疗基于超声、内镜两大领域多年的深耕,率先推出了超声内镜,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目前,内窥镜正朝着多功能、高像素、微型化、耗材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内窥镜研发还将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更好帮助医生实现精准诊疗。只有不断升级迭代产品,本土内窥镜行业才能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需求旺盛
倒逼产业链上游快速发展
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是国产内窥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用内窥镜行业技术壁垒高筑,一直以来都是国产化率较低的细分赛道之一。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的涌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加速创新,产品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产业链也逐步完善。 数据显示,一次性内窥镜领域自2020年起有超30家国内企业布局,多款产品获批上市。面对百花齐放的局面,厂商更多比拼的是生产成本。以成本占比近半的关键部件CMOS光学模组为例,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多数企业都依赖外采,更需要产业链的支持。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医疗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0.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8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7%,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5%。 随着国产内窥镜企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卡脖子”技术被相继攻克。虽然上游原材料来源及部分核心零部件加工能力仍待突围,但随着对上游需求的扩增,越来越多企业将加大原研技术创新,在带动上游产业链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整体发展。
政策助力
资本市场给予高度关注
近年来,多个部门颁布了多项鼓励国产内窥镜发展的政策,在发展规划、产品注册、临床试验以及采购等方面为国产品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正是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资本市场也对国产内窥镜行业发展给予了高度支持。 据动脉橙的数据,近两年内窥镜领域融资事件数量接近2017年—2020年的2倍,融资金额增长近3倍。今年以来,也有近20起融资事件,单笔融资金额较大,均为数千万元至数亿元级别。从结果来看,本身具有一定体量的项目以及产业链上游项目是今年获得融资的重点方向。 此外,欧谱曼迪、英诺伟、新光维等企业也开始冲刺IPO。加上之前已经上市的澳华内镜、南微医学、海泰新光、开立医疗等企业,本土内窥镜上市企业越来越多。他们通过利用二级市场融资加快产品迭代,进而实现高速发展。 当前,公众追求健康的意识增强,更加重视疾病的提前预防。随着微创手术扩展到更多临床科室,内窥镜诊疗技术也将被应用到更广泛的临床场景中。本土内窥镜企业要把握好时机,及时了解临床实际需求,推动创新微创手术术式的发展,研发与之配套的医用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和手术设备打包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安全、舒适的治疗。 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我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无限。透过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上市的财报,可以看出本土内窥镜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高光时刻。未来,随着临床需求的持续增加,国产内窥镜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作者单位:动脉网)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我国加快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下一篇:
七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健全工伤康复制度和标
相关文章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随机文章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