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买药难?抗原紧缺?药品价格波动?北京市药监
买药难?抗原紧缺?药品价格波动?北京市药监
发布:
11-23
分类:
医疗医学
12月1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31场新闻发布会上,市药监局副局长王厚廷介绍,近期广大市民集中采购同一种药品,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市药监局已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针对目前的情况,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如想方设法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梳理境内具备资格的进口药品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协调已出口紧缺药品回流本市销售,按专家建议用可替代的相关药品等措施。请大家合理购药、理性购药。 王厚廷介绍,当前,本市疫情仍处高位运行态势,新国十条和京十条出台后,疫情防控药品和医疗器械需求急剧增大。为更好保障市民基本用药需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等为成员单位的市物资应急保障专班。各部门各单位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全力做好全市医药防疫物资保障工作。 一是全力调配货源,保障医药物资用品供应。建立每日会商机制,监测重点医药物资市场供需情况,摸清药品缺口,及时调整更新保供物资品种和数量,积极协调,争取中央和兄弟省市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调配货源,同时协调本市防控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及对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紧缺药品由生产向批发、零售环节流转,打通药品供应“最后一公里”。科学制定解热镇痛类药品国际采购建议清单,组织开展电商平台国际采购。12月12日,已向市场一次性投放2500万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后续会加大投放力度,同时对退烧类、清热解毒类等防控药品也将持续投放至医院、零售药店。 二是协调扩大产能,保障生产供应。根据测算,北京自有生产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关防疫药品的产能和储备,是能满足市民基本需求的,但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产能的充分释放。目前,本市正深挖北京企业生产潜能,做好防疫物资保供企业“白名单”服务,主动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最小化降低疫情对药品生产的影响,确保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开展24小时驻厂监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药品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依法依规生产,严格检验把关,确保疫情防控药械质量安全。进一步优化和加快疫情防控所需药械审评审批和检验检测工作,放开药品经营首营品种资质查验工作,允许特殊时期零售企业通过自提方式组织货源。 三是强化价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针对近期药品价格波动、群众反映诉求增多的情况,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以零售药店、互联网经营平台为检查重点,加强对“四类药品”及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用品价格执法检查力度,增派执法力量,综合运用重点检查、提醒告诫、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坚决彻查疫情期间防疫用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坚决维护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稳定。目前,市药监局已对网络平台、大型药品经销商等2000余家药品经营者开展提醒告诫,对3起价格违法行为立案处罚。在此提醒广大经营者,要依法诚信经营,做好明码标价,严禁哄抬价格和价格欺诈。 下一步,市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将持续加大统筹力度,紧盯防疫药品供销情况,督促北京药品生产企业继续满负荷生产;进一步拓宽供货渠道,协调加大对北京市场的供货数量;持续加大对“四类药品”价格监督检查力度,紧盯群众投诉举报线索,依法严肃查处药品价格违法行为。 市药监局提示市民:药品是特殊商品,每种药品都有保质期,也有相应的功能主治,用药前要看清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不要随意服药;同类药品不宜同时服用,相同类型的药物无需重复购买,选择一种即可;确需同时服用多种药品时,请先咨询医师或药师;儿童、孕产妇、老人或有基础病的人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采购药物不宜过量,用完再去购买,不必跟风囤购大量药品,请理性购买、按需购买。 王厚廷说,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口罩也出现了短暂的市场紧缺现象,但随着医药物资产能和采购量的提升,紧缺现象迅速得到缓解。“目前,个别防控药品短缺状况也一定会随着新一轮的医药物资产能和采购量的提升得到解决,请广大市民相信!”
居
家用药需要注意什么
?
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多无症状或轻症患者居家隔离康复,在居家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根据“新十条”精神,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可进行居家隔离自我治疗。居家隔离康复期间,可根据自身情况,科学合理用药。 没有症状不要吃药。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不能预防疾病,只能缓解症状。在没有症状时,切不可盲目服药,虽然很多都是非处方药(OTC),但不当使用也会出现副作用,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伤。具体用药建议,请务必按药品说明书服用或咨询医生。 退烧药与复方感冒药不要一起吃。退烧药不可与常见的感冒药同时使用,也不可与部分中成感冒药同时使用。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 不要随意使用消炎药。新冠肺炎是病毒性感染,消炎药(阿莫西林、头孢等)通常是针对细菌感染,不要随意使用消炎药治疗新冠。 婴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谨慎用药。吃退烧药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 李昂提示,居家用药,安全第一,市民如果症状加重或在居家康复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疑问,可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诊疗并进行用药咨询。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北京发热门诊就诊量明显攀升 积极优化调整就医
|
下一篇:
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
相关文章
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成药带量采购有关工作
2023-11-22
北京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 线上销售药品须
2023-11-28
2023年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数据出炉
2023-11-25
国家卫健委: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
2023-11-24
关于文冠果种仁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2023-11-25
需求反弹,白芷价格大幅上涨!
2023-11-24
随机文章
全民医保“灵魂砍价” 不放弃每一个小群体
网上药店销售TOP20:20亿“神药”跌落
四川汇宇猛攻高端注射剂 普乐沙福注射液斩获英
去年节省1.5亿 新疆兵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减患者
国家卫健委印发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
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多城市启动加强免疫
大型连锁药店正在筹集资金,药店并购加速!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
关于药品注册申请实施电子申报的公告(征求意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
关于检查结果互认 国家新规定来了!
扩围!新增17类集采耗材,降价潮来了
首仿!齐鲁制药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过评
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上市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耗材支付方式改革重点
新疆万亩金银花进入采摘季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
国家医保局公布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
国家药监局召开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2022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情况简报
正大天晴开挂!61款1类新药、7个重磅单抗霸屏
保健品热卖、商家号称量身定制 自制食品药品安
488家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27家营收超100亿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