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新冠病毒溯源情况如何?权威专家回应五大关切
新冠病毒溯源情况如何?权威专家回应五大关切
发布:
11-17
分类:
医疗医学
医药网7月23日讯 中方完全满足了世卫专家参访要求,原始数据从来没有“刻意不给”,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针对各界对新冠病毒溯源情况的关切,国务院新闻办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多位权威专家在发布会上做出专业回应。
中方完全满足了世卫专家参访要求
“中国秉持公开、透明、科学、合作的原则,全力支持世卫专家组工作,完全满足了世卫专家参访的要求。”国家卫生
委副主任曾益新说。 今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撰写报告前,中外联合专家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8天的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工作。 曾益新介绍,世卫专家去了所有他们想去的单位,包括金银潭
、华南海鲜市场、武汉病毒研究所等9家单位;会见了所有他们想见的人,包括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和商户、居民、康复患者等等。 “报告发布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科学证据表明,这份报告是一份很有价值、权威的、经得起科学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报告。”曾益新说。 对于所谓第二阶段溯源计划,包括将“中国违反实验室规程造成病毒泄漏”这个假设作为研究重点之一,曾益新表示,这既不尊重常识,也违背科学,“我们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溯源计划”。
原始数据从来没有“刻意不给”
针对所谓“信息透明”的关切,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表示,这些病人数据,今年年初在武汉期间已经全部展示给了专家组,原始数据从来没有“刻意不给”。 “国外一些人特别提出来,说我们没有提供早期174例病人的数据。但其实这些数据当时已经给专家组看了,只不过没有允许拷贝和拍照。”梁万年说,这是因为国内有相关规定,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不得外泄。这也是国际惯例,国际专家当时给予了充分理解。 此外,对何为“原始数据”,也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梁万年说,当时做研究的时候,专家团队是没有意见的,“我们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共同进行现场考察、共同分析数据资料、共同向外展示我们的研究报告和结果,一直按照这些原则来做”。
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为自然起源,这是学术界的普遍共识。不久前,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重申,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新冠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理论。但关于武汉病毒研究所以及武汉P4实验室泄漏新冠病毒的谣言仍有一定市场。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在发布会上特别表示: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接触、保藏和研究过新冠病毒;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来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目前为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零感染”。 “作为生物安全等级、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在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病原泄漏和人员感染事故。”袁志明说,武汉P4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人员队伍和工作方式,和目前世界上运行的其他P4实验室一样。
中国科技界正积极开展科学溯源研究
要回答好“病源从哪里来”这个重大命题,中国科技界正尽锐出战。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说,科技部组织中科院、高等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
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团队围绕动物溯源、人群溯源、分子溯源、环境溯源等重点方向积极开展了科学溯源研究工作,目前取得一些阶段性进展。 溯源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也非常高。徐南平介绍,截至7月19日,中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外团队联合发表的溯源相关论文225篇,国内研究团队发表论文352篇。 这期间,中美医学科研专家还就疫情防控先后开展了6次视频交流。此外,中方积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依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库。
应把冷链作为新冠病毒溯源的重要线索
随着多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续研究,已经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先前已知的时间。 一系列新发现表明,新冠病毒存在人-物的相互传播模式,这当中,通过冷链传播的新现象特别值得关注。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冷链在传染病传播中的作用是一个新现象。流行病学上发现,冷链和病例传播间存在密切关联,一些冷链物品表面核酸检测呈阳性甚至发现活病毒存在,让证据链更加完整。 “如果病毒沾染到冷链物品上,在低温环境下,从一个地方输送到另一个地方时,就可以造成跨地区的传播。”王辰说,“目前国际贸易背景下,全球各地人员和物品往来,冷链环境下人-物的传播,加大了病原传播的复杂性。在全球进一步的病毒溯源过程中,我们也特别建议应当将冷链作为一个重点溯源线索。”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特大暴雨侵袭,河南地产中药材受灾明显!
|
下一篇:
《中国药用植物志》13 卷全部出版
相关文章
2023年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2023-11-24
国家药监局关于对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处方药
2023-11-28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
2023-11-28
造影剂TOP10排位生变 恒瑞、科伦拿下首仿
2023-11-22
秦艽产大于销,旱情成为影响行情关键!
2023-11-17
京沪粤鄂:创新国采“典型续标模式”
2023-11-19
随机文章
19家医药企业被开罚单,竟查出了这些“猫腻”!
2022年一季度磁疗设备招采报告出炉,这省最活跃
儿童用药不受“一品两规”和总品种数限制
复杂注射剂开发争夺战,恒瑞、齐鲁、绿叶、石
1700亿市场将爆发!中药饮片TOP20排位生变
北京药企挺进高血压药TOP10 上市募资超16亿
200亿心血管化药零售市场崛起 两大超20亿产品“
广东省零售药店哨点监测工作规范指引(2022年第
河南安阳:内黄县全力打造百亿级康复产业集群
3款销量增长超100% 这20个中成药卖得最好
国家药监局注销天智航医疗等企业医疗器械注册
国采进入第五批,一线代理商选品五大变化!
269个药品可超说明书使用,阿达木单抗、奥沙利
践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持续提升医疗
知名药企因垄断受重罚 恶意哄抬药价将迎监管重
老百姓三季报:营收超160亿,门店13065家
111个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已获批上市 老赛道新血液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
40亿心脑血管中成药诞生!14个独家品种“霸屏”
9亿口服降糖药伏格列波糖 江苏药企首家过评
瓜分2440亿美元市场蛋糕 谁会是国内CXO独角兽?
4个厂家,3个国谈仿制药确定集采限价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