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资讯快报,各类新闻动态免费分享平台
网站首页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游戏新闻
教育新闻
社会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医疗医学
热点新闻
新闻头条
首页
首页
医疗医学
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情况分析
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情况分析
发布:
11-24
分类:
医疗医学
2020年至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高速发展,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国际贸易方面,从新冠疫情初期全球紧急囤购防护产品,到后来个别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大规模采购制氧机等,再到后期全球防疫产品订单量断崖式下跌,这三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经历了大起大落。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同比明显下滑,但与疫情前相比仍然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传统医疗市场需求逐渐恢复,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本土企业出海诉求显著上升,国际市场开拓、产业和技术合作步伐加快,欧美市场维 稳,东盟、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受关注度再度高涨。总体来看,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更具科学性、可持续性、精准性,预测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年出口额为595.49亿美元
中国医药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首次出现双下降,进出口总额974.79亿美元,同比下降18.16%。其中,出口额为595.49亿美元,同比下降23.04%;进口额为379.30亿美元,同比下降9.1%。但与疫情前相比,出口总额保持增长趋势,由2019年的360.71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95.49亿美元(详见图)。 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疫情严重,我国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出口反弹;但随着疫情形势变化,自第二季度起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出口呈下降趋势,其他防疫物资出口基本停滞,医疗器械出口需求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传统医疗需求。此外,受俄乌局势和能源危机,以及抗击疫情额外财政支出和医疗产品采购剩余库存等因素影响,2022年医疗器械国际订单需求下降明显。 保健康复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量较大、增速较快的产品类别,但该类产品不是刚需产品,在海外客户支付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非刚性需求产品出口受冲击较大。其中,我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按摩保健器具2022年出口额为57亿美元,同比下降20.67%。出口市场中,以美国、德国、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消费意愿普遍降低,需求端可预见收缩,订单减少。但对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出口增长显著。其中,出口越南金额同比增长28.54%,出口新加坡同比增长67.69%,出口马来西亚同比增长7.75%。 分析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领域整体出口情况,主要市场美国、德国和日本出口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首次挤进我国出口医疗器械前十大市场,实现出口额14.10亿美元,同比增长23.98%的佳绩。 此外,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45亿美元,同比下降5.63%,占出口总额的24.3%。在“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俄罗斯成为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第一大市场。从出口省份来看,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排名前十的省份出口额之和占比高达90%,天津市首次进入前十。
进口额同比下降9.1%
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379.30亿美元,同比下降9.1%,进口来源地仍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主。梳理发现,我国从爱尔兰进口医疗器械有所下降,但近几年受益于很多欧美将医疗器械生产转移到爱尔兰代工,爱尔兰也已成为我国医疗器械主要进口国家之一,进口额连续三年排名第五。 进口产品以高值耗材、检测试剂、大型医学装备等为主,受国内进口替代和集中带量采购等影响,影像诊断设备、人工关节、牙科医疗器械、心脏支架、高端敷料等产品进口下降幅度较大。虽然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及高端治疗设备等产品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如手术机器人、放疗设备、人工肺等,但随着我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加快。
参与国际市场展示热度持续高涨
2022年国际全面启动,很多知名展会更是一位难求。其中,作为全球医疗经济“晴雨表”的德国Medica展实现了中国参展商数量破疫情后新高、客户观展数创数年新高、客户质量明显提高的“三高”亮眼成绩。 近几年,每年上半年举办的阿拉伯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Arab Health)、阿拉伯国际医疗实验室仪器及设备展(MEDlab)更是热度高涨。2023年春节还没结束,众多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就前往迪拜参展。除参展商外,上述展会还吸引了很多参观商,来自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客户较往年明显增多。 此外,在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论坛上也能看到更多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身影,国产医疗器械产品、技术亮相国际舞台的机会越来越多。
加大产品国际注册力度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医疗产品的注册和认证,始终是产品出口和上市销售的第一道门槛。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器械注册法规日趋严格,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面临巨大挑战,本土企业越来越重视海外注册,并不断加大对海外市场准入的投入力度。 普瑞纯证自主研发的全球法规智能平台(GRIP)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产品在海外注册数量有所增长,其中在美国、英国、欧盟、加拿大注册产品数量相较于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注册产品仍以中低端的医用耗材、手术器械、体外诊断产品为主,如口罩、护目镜、少量牙科材料、检测试剂等。
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3年,世界经济继续承压,受能源、通胀高企、供应链不稳定等影响,增速将进一步放缓,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压力继续加大。 三年疫情使全球对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居高不下,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贸易、国际采购、紧急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力度、出口规模均迈上新台阶,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眼科诊断、呼吸治疗等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产品,这都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进出口贸易回归理性,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快速恢复,我国医疗器械领域优势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供应链重塑、国际注册认证、品牌推广、售后服务、政府采购、对外援助和技术合作等,对所有国际化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过渡期、恢复期,更是一个机遇期。恢复旧客户,抓住新市场,不断增加企业韧性和业态新模式,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有望逐步恢复稳步增长态势,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也将迈上新台阶。 (中国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供稿)
温馨提示
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
本文链接
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上一篇:
禁止以介绍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药械广告
|
下一篇:
2022年美、澳、英、加四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相关文章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的指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为
2023-11-19
2021年获批上市重点治疗领域药品品种一览表
2023-11-22
中疾控专家:现阶段来看XBB毒株难以形成大规模
2023-11-23
耗材集采招式凌厉 行业经营生态正发生改变
2023-11-22
由后付制转向预付制 门诊支付方式应该如何改?
2023-11-17
进攻8000亿市场!26款1类新药登场 54个新品冲刺上
2023-11-28
随机文章
疫情已经持续两年了 新冠肺炎治疗进展如何?
降脂“一哥”止跌!新药暴涨165%,10亿大品种承
关于增设吉林省珲春口岸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的
抗肿瘤注射液首家过评 山东药企即将获批
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盐酸赖氨酸注射剂说明书的
国家药监局通告加强放射性药品管理有关事宜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太极集团荣登2020年OTC生产企业榜单 多产品排名榜
消化系统中成药再迎1类新药 Top10(附名单)
+5%!医疗保障惠民生 完善体系建设让百姓更有“
国家药监局批准10个医用氧产品上市
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超300万,逾九成受访者不知可
海南省药监局积极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研
“柴达木粮仓”:枸杞采摘让农民走出富民“幸
44个集采品种开始续约 超十亿大品种进退抉择
抗肿瘤中成药1类新药来袭,冲刺10亿大品种!
软紫草禁止采挖,价格大幅上涨!
健康元拿下超10亿吸入剂 新一轮国采再添猛将
国家卫健委:正指导各地加快发热门诊建设
江中药业手握超10亿品牌 研发投入暴涨五成
贵州医药企业开足马力生产重点药物 全力保障群
热门文章
提升乡医疗水平也减少患者因为转诊而需要长途
植入性医疗器械努力探索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产
国办: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
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对比分析
12省第4批集采落地汇总(最新)
官方宣布!全国药店总数突破55万(附各省数据)
华东医药蜕变!11款新药、6个新品出击
12000降到2800,耗材价格公布:雅培、威高、微创
药企高管“离职潮”持续 医药行业进入调整期
正式文件:69类医疗器械开始编码(附目录)
全国范围公立医院综合监管督查,开始
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报发布
如此逆向“神操作” :网上购药,“对药下症”
60亿注射剂大品种 这家广东药企过评
广东“前80%集采” 不是大决战而是持久战!
东阳光药新添8个新药,31个产品备战集采
千亿网售处方药市场解禁 药企控价失灵 药店干不
国采“续约季”:有药品价格大涨?
市场情绪乐观,检测合格是中药材市场下个突破
国家医保局公布:全国耗材集采下一步动作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